1525929042_1

数字化助能源系统减重增智

2023-10-26 11:58:51

来源:中国网

阅读:7953

   阅读量:7040   

资源密集、资金密集、人力密集……随着集中式生产普及,固定资产投资积累,传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变得越来越“重”,难以适应碳中和目标下打造新型能源体系的需要。一个更轻盈、更智慧的能源体系,才能支撑碳中和时代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。

数字化助能源系统减重增智

根据有关部门最新部署,要加快建设能源算力应用中心,支撑能源智能生产调度体系,实现源网荷互动、多能协同互补及用能需求智能调控。推动鼓励龙头企业以绿色化、智能化、定制化等方式高标准建设数据中心,充分利用现有能源资源优势,结合自身应用需求,提供“能源流、业务流、数据流”一体化算力。算力与能源将擦出什么样的火花?

传统能源生产以资源为导向,只要掌握丰富的能源资源,建设与之相匹配的产销储运基础设施,就能保障能源安全、支撑社会经济发展。碳中和目标下,能源系统形态深度演进变化:能源品类更加多元,电源数量大幅增加,电网架构更为复杂,能源消费灵活多变。要在确保能源安全和较低能源成本的前提下,顺利完成能源绿色低碳转型,必须对传统能源体系进行数字化改造。

在强大算力支撑下,互联网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不断进化,可以使能源变“轻”提“智”,为能源转型开辟新的途径。利用数据要素流通,打通能源全产业链各环节,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协作共享,提升能源生产、输送、消费等环节的效率,将更好地助推碳中和目标实现。

据国际能源署预测,数字技术大规模应用,将使油气生产成本减少10%至20%,到2040年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弃电率从7%降至1.6%。研究显示,数字技术可以帮助我国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亿吨。当前,能源行业整体处于信息化向智能化迈进的过程。各类能源系统由于特性差异,发展程度不尽相同。其中,电力系统已经进入智能化阶段,是能源数字化先行领域。

在发电侧,无论是传统火电厂还是新能源电站,数字技术都可以赋能智慧发电,降低运行运检成本,提升能源转换效率,帮助电厂多发电,并支撑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和消纳。同时,还能通过实时感知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安全水平,预防事故。国际能源署预测,采用数字化技术,可使2016年至2040年的全球年发电成本降低800亿美元,相当于全球发电总成本的5%。

在电网侧,数字化可提升资源高效配置的智能互联能力。电网连接能源生产和消费,在促进各类能源互通互济、高效配置、综合利用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。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,接受统一调度的电源,从一个个“苹果”变成了一把把“芝麻”,电网管理难度加大。数字技术的介入,不仅能助力电力系统各要素可观、可测、可控,还能发挥能源数据要素的杠杆效应,支撑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,实现多种能源的“横向”互补和高效利用,以及源网荷储的“纵向”贯通。

在用户侧,随着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的提升,电力用户用能需求呈现出多元化、智能化、互动化发展趋势。数字技术能够实现终端用户数据的广泛交互、充分共享和价值挖掘,提升终端用能状态的全面感知和智慧互动能力,支撑各类用能设施高效便捷接入,保障各类经营主体的互动与灵活交易,从而满足各类用户个性化、多元化、互动化用能需求。

与算力对多数行业的单向赋能不同,算力与能源的相遇更像是一场双向奔赴。电力是数字社会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前提。1946年,计算机在美国费城首次出现时,它所使用的电力占所在城市用电量的30%。随着数字技术广泛应用,数据量将成千上万倍增加,巨量数据和算力都需要庞大的新增电力作支撑。用有限的“瓦特”电量,推动无限的“比特”数据发展,必须综合考虑清洁能源和电网布局选址,就近建设数据中心,增加与数据中心、5G基站等数字基础设施相适应的可再生能源供给,降低碳排放。

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,需要兼顾经济发展、产业升级、能源转型等各个方面。在实现这一雄伟目标的世纪征程上,数字经济要与绿色经济互相促进,共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、可持续发展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